城商行轉型觀察: 桂林銀行深耕“鄉村振興”,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城商行轉型觀察: 桂林銀行深耕“鄉村振興”,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家俊輝 廣州報道
近年來,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備受考驗。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承壓明顯,銀行業整體淨利增速下滑。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3萬億元,同比增長2.6%,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4.5個百分點。
具體到不同類型的銀行,城商行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9.24%,盈利表現明顯優於其他類型銀行。在業內人士看來,過去一段時期,面對嚴峻的經營環境和激烈的同業競爭,部分城商行加速轉型改革,持續優化業務結構,探索特色化、差異化、專業化的經營模式,爲自身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以桂林銀行爲例,該行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6.96億元,同比增長接近40%達到39.73%,高居同業第四位。拉長時間線來看,過去兩年,該行的淨利潤增速均超過20%,盈利表現穩定且不斷加強,而這樣的增長態勢正是由其高質量轉型發展所驅動。
據瞭解,作爲一家城商行,桂林銀行選擇以“三農”市場爲突破點,依託“鄉村振興”國家發展戰略,在全國銀行業中率先提出做“服務鄉村振興的銀行”,將服務鄉村振興作爲全行戰略的重中之重,並深入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新路徑,率先構建城鄉融合、獨特於同業的服務鄉村振興“市-縣-鄉-村”四級服務網絡,在鄉鎮設立小微支行,在行政村設立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幫助村民實現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基礎金融服務和社保代繳、養老保險資格認證、預約掛號、創業就業諮詢等超20項公共便民服務,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截至8月末,該行在廣西共設立縣域支行78家、鄉鎮小微支行364家、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6638家,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米。
在完善的服務體系下,桂林銀行圍繞糖、鋁、木材、紡織、碳酸鈣等特色富民產業,推出“一縣一策”“一企一策”,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多種模式推動農業產業鏈場構建,有效帶動信貸資源下沉。截至8月末,全行縣域貸款餘額978.65億元、涉農貸款餘額695.48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比增長24.37%、22.43%。
旧将何在?超越基德的队史第一,成为篮网支柱的布鲁克·洛佩斯!
“金融資源下沉縣域爲我們打開了雙倍的增長空間”,桂林銀行相關負責人指出,縣域市場80%以上都是零售市場,鄉村振興和零售轉型雙戰略協同下的發展空間是該行面臨的重要戰略機遇。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該行個人儲蓄存款規模1561.99億元,較年初增長21.00%,佔基礎存款比例較年初提升6.03%;個人貸款規模733.80億元,較年初增長4.71%。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城區市場,縣鄉市場主要以中小額資產業務爲主,可以有效分散風險。數據顯示,過去兩年,桂林銀行不良貸款率整體保持下行,到2022年末時下降至1.54%,明顯優於行業平均水平。
受益於持續向好的發展勢頭,桂林銀行正獲得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日前,中誠信國際和大公國際分別出具的2023年度跟蹤評級報告中,確認桂林銀行2023年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爲“AAA”,評級展望均爲穩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23年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顯示,該行位列第51位,排名較去年上升21位;在英國《銀行家》雜誌公佈的“2023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該行排名更是較去年大幅上升62名,位列第276位,成功躋身全球銀行300強。